互联网+非遗创新中心的建设

8/2/2021 4:20:51 PM  阅读数:
互联网+非遗创新中心的建设
  • 互联网+非遗创新中心的建设
  • 项目负责人:廖维强
  • 联系方式:1398****185/@EMail
  • 创业类型:私营独资企业
  • 申报主体:企业
  • 申报主体类别:小微企业
  • 学校及专业:北京大学 MBA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毕业时间:2006/05/31
  • 经费预算:100.00
  • 项目简介

    非遗云之南-互联网+非遗创新中心,以“非遗文化交流、非遗产业服务、人才培育”为 中心点,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拍摄宣传非遗大师、非遗相关产品,同时依照云南省文化与旅 游厅发布的《云南非遗主题旅游路线资源导览》实地走访并拍摄云南省内各地非遗技艺传承人、 研习馆活动响应线下实体展览馆的沙龙、新品发布会、精品作品展览交流及其他商业活动,持 续引进更多非遗传承大师、人才,集中培育新兴人才,并开创高校毕业生实训基地。 本项目云集传统文化专家、非遗传承人、新兴人才等重要人文资源,以“宣传、活动、培 育”三大平台服务优势能力,搭建文化交流和人才交互平台。创新中心通过信息数据平台的支 持,以“传统文化+非遗创新”实体展厅为空间载体,对外将经开区独特的文化特性进行宣传 推广,树立经开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和旗帜;对内为经开区文化人才搭建交流和孵化平台, 中心以传统文化人才、非遗人才、新兴人才的交流和培育为核心,聚焦专业人才保护及培养, 形成“文化产业人才传帮带”梯队管理,通过学科、等级和评审管理,结合院校、企业和政府 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更多文创产业人才获得有序培训、文创品牌推广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形 成区域文化品牌影响力,为新时代文化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 项目成员

    姓名:刘鹿希,性别:男,电话:1398****185,毕业时间:产品总监,院校专业:西南林业大学 管理学
    姓名:申达荣,性别:男,电话:1478****238,毕业时间:运营总监,院校专业:云南民族大学 网络工程

  • 项目背景、面临的问题以及需求

    针对非遗技艺目前存在的困境,首先要明确,非遗文化不仅要“守艺”更要“受益”。 我们将通过互联网让非遗“走出去”。借助抖音、小红书等线上新媒体平台使“非遗”和亿万 用户的生活产生关联,通过互联网与“非遗”传承人的有效结合,解码“非遗”本身的美学基 因,赋予其在现代生活中通行的钥匙。同时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展览馆联动,通过展览、 交流会、沙龙、新品发布会、巡展及其他商业活动,让传统的“非遗”内容以时代风潮为契机, 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非遗”内容提供新视角,新空间。从而实现“从政府扶持到“自主创收”的结构化转型。

  • 项目实施计划和预期进展

    目前正积极与省内各地方非遗项目传承人沟通、洽谈,计划在年内引入并成功推广 50 家 非遗品牌,持续提升整个项目在全省范围内的影响力与知名度.通过互联网影响力,提高已有“非遗”项目的市场容量。通过媒体宣传服务费,线下活动推广,“非遗”主题展、新品发布会、沙龙等商业宣传获得相应收益。此项预估营收 300 万元/年。利润率 25%,年利润 75 万元。产品销售:利用“直播带货,线上推荐,互动活动”等互联网玩法,提高产品销量, 并获得收益。预估营收 1000 万元/年,利润率 12%,预估年利润 120 万元。活动服务:主要利润来源于活动策划及相关服务收益。相关预估收益 100 万元。人才培训:培训费,人力资源服务。预估收益 100 万元/年 。其他收益:政府奖补,行业奖补等其他收益。预估收益 100 万元

  • 其他资助情况

     

  • 项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