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与执念
我叫龚栋娟,来自于安徽阜阳,硕士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民族民间工艺研究所,攻读文化创意与艺术管理专业,2015年6月毕业。生活中的自己是民族民间工艺爱好者与追随者,尤其身处在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的春城,耳濡目染,对传统文化非常地热爱。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结识了不少文人墨客,主要包括文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收藏家、有一定身份的政府官员及企业高层领导等,他们有着独特艺术品味和文化修养的艺术界人士和高端知识阶层;他们对文房雅器有着特殊的需求,而目前市场上文房产品分两类,一种流通数量最多,大多均来自安徽、江西、浙江四川等地,形式单一、价格便宜,适合普通的书画爱好者使用,不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另一类是古董文物等藏品,珍贵而且稀缺,市场流通的很少。如何将所学知识结合云南地域特色在文房雅器的开发上大做文章,于是我们就开启了创意文房雅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这个项目。制作选题新颖、材质特别、工艺精道、富含独特文化内涵与艺术含量的文房雅器,延续从古到今淡泊清远的人文精神,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人文价值的回归是我们团队的目标与宗旨。在设计构思方面,我们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上汲取文化元素,并选取云南具代表性的特色民族民间工艺。
根据我们前期的市场调研,针对艺术界人士、尤其是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对文房雅器的特殊需求,我们着重研发的产品有印规、印纽、臂搁,在制作基材上,精选云南颇具代表性的金、银、铜、锡、陶、玉石,制作工艺上结合乌铜走银、斑铜斑锡等非遗工艺,在造型和图案上融入更多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文化元素,打造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我的初步设想是在一个小小的印规和臂搁上雕刻艺术家的名字、喜欢的座右铭、私人印章、书写的字体样式,这样把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篆刻、微雕等艺术形式都呈现在一个小物件上。(印规:钤印定位的工具。文人用的文玩之物喜欢专擅,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或个人的诗句刻在上面,自得其赏。臂搁:臂搁是古代汉族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然而事与愿违,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在前期的考察与调研中资金问题就给我们当头一棒,一套能实现满足我们要求的雕机就30好几万,让初出茅庐的我们心灰意冷,是坚持还是放弃?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定,我召集团队成员一起开会讨论,当时只有一个大学同学和一个本专业的师妹,对我无比的信任,他们的态度是你做我们就一起,放弃的话就地解散,各奔前程。其他两个是还在外围冷静观望的朋友,他们一再强调想法不错,没明确表态,好像拭目以待这个想法能否落地生根。最后讨论的结果是给我们三个月的期限去跑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如果依然那么残酷,只能让它无疾而终了。在此期间,我最为纠结,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左边是坚持做的理由,右边是放弃后的出路,晚上脑海里浮现的总是和知己畅谈理想时激情飞扬的模样,要给自己内心的执念有个明确的交代,不能辜负好友的信任和一直以来的努力,我每天醒来就这样告诉自己。无独有偶,在此期间我结实了“泛海扬帆”,通过层层审批,成为了泛海四期学员,不仅拿到3万的资助金,还有不定期免费的培训,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心中的欢喜与感激之情无以言表。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沟通,为了节省开支,我们与其他单位或企业合作,找工厂代加工,把产品生产方式分为两种:纯手工制作和半手工制作,纯手工的主要凭借艺术界朋友鼎力帮助和云南艺术学院在校学生的有偿劳动。专业的理论知识是我们的强项,研发能力则是我们的软肋,经过多方沟通与协调,母校云艺同意把每台几十万、总计上百万的设备供我们有偿使用,有了第一批资助金1.5万加上我们筹借的20几万,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今年三月份我们针对自己的短板委派同学去往成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精雕机械培训。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当小伙伴得知我们前期做的精品受到顾客的好评时,他电话中开心地说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我能感觉到他的嘴角是上扬的。
坚守梦想,用心做事是我们年轻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在以后的道路上可能还会经历更多,但我坚信在泛海扬帆的大家庭里我们汉典文房一定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和一群有温情、有动力、有理想的热血青年欢聚一堂,与一批默默付出,不断奉献的创业导师同行,我必须在收获中继续前行。